如何为高考生缓压赋能?心理专家这样建议

时间:2024-05-17 来源:中国教育报 责编:吴冠村 编辑:梁芷璇

分享到

距2024年高考不到一个月,面对人生的一次大考,加之新高考新形势,压力是在所难免的,关键是如何缓解压力,以最佳状态面对、迎接高考。

心理专家认为,从心理学角度看,压力是个体的一种综合性心理状态,表现为认知、情绪、行为的有机结合,其具有客观性、渐进性、情绪性、动力性等基本特性。每一个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个体,无论愿意与否,也无论身份如何,都会面临、承受各种心理压力,并不会以自身的意志而转移。而青春期的高中生,处在生理、心理飞速发展,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亦是个体心理发展较为敏感、不稳定、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特殊阶段。面对如此压力,家长应积极肩负缓压赋能使命。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健康饮食、合理作息、适当运动,良好的生活习惯更是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

专家建议:高考临近,学习任务更重、时间更紧,学生休息、运动时间更少。此时,保证获得充足营养和能量,支持复杂认知活动尤为关键。但是,也不能一味地追求营养均衡,忽略了饮食爱好。同时,家长应积极营造舒适、温馨的休息环境,在有限的睡眠时间内,保障其提高睡眠质量。提供便利活动空间,创造活动条件,助力考生便捷地锻炼身体。通过调节饮食、提高睡眠质量、安排适当运动,保持其快乐心境,助力其头脑清醒、精力充沛。

面对高考时,因彼此间常伴有怀疑、指责、否定等言语表达,家长和子女有时很难形成有效沟通。这时,家长更应注意沟通方式,如采取赋能式沟通等方式提升沟通效果。沟通时,在度的把握方面,要坚持信任与期待并重理念,在信任中给予更多关爱,注意关注而不包办。在沟通技巧方面,要积极肯定努力,表扬其通过努力取得的成绩,即便是尚未达到预期目标结果,要鼓励其看到成功的希望。如“虽此次成绩不理想,但父母已看到你很努力,也许还有哪些遗漏的,再试试看”。

高考志愿填报,是高考的重要一环,其重要性不亚于考试本身。家长作为监护人,在保障好考生学习、生活等基础上,要积极进行内外部探索。一方面聚焦学生自身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学科潜能等要素,挖掘潜力,积极促进学生认识自我、规划人生,积极主动地发展。另一方面,主动依托各类官方信息资源,获取学校综合实力、办学水平、专业设置、师资水平、培养特色、成长环境、发展前景等信息,充分了解新高考新政策,为科学合理制定志愿填报方案做好准备,减少填报志愿、选择学校焦虑。

责编:吴冠村 编辑:梁芷璇

来源:中国教育报

湖南教育新闻
《湖南教育新闻》栏目简介

《湖南教育新闻》栏目简介

查看详情
国防教育频道
国防教育频道简介

国防教育频道简介

查看详情
湖南招考
直播预告!“湘就业”直播带岗2023年高校毕业生专场来了!

直播预告!“湘就业”直播带岗2023年高校毕业生专场来了!

查看详情
“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
“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简介

“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简介

查看详情
奋斗青春号
奋斗青春号

奋斗青春号

查看详情
友情链接